泽泰京剧网
首页 > 京剧知识 >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又名西河调、河间大鼓。源于清代中叶,河北省中部农村,流行于河北、山东、河南以及东北,西北部分地区。清道光年间,河北高阳县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在当时流行的木板大鼓书基础上吸取戏曲、民歌曲调对原有唱腔加以改革,舍木板改用铁梨铧片,用大三弦伴奏,从而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唱腔音乐。至初年,有更多的艺人来到天津,代表人物有史振林、王振元、王再堂、郝英吉等。这时,它的名称尚未统一,有河间大鼓、梅花调、弦子书、木板大鼓等称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女艺人王讽咏在四海升平茶登台演出。由于该曲种的艺人多是沿着大清河入津。大清河俗呼西河,因而在书写海报时即将其定名“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初入津阶段主要以说唱长篇书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随编随唱的“淌水”唱法比较普遍,唱腔并不讲究。在津既久,艺人们认识到必须改善唱腔与唱法以适应天津观众的欣赏要求,于是努力发展各自的优长,革新唱腔音乐。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优胜劣汰的结果是:“北口”一支以其节奏明快、曲调华丽流畅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南口、小北口的艺人也纷纷靠拢过来,直至北口唱法成为该曲种的主流。三十年代,赵玉峰、朱大官(化麟)和一批青年女艺人如焦秀兰、焦秀云、王艳芬、马增芬等都在津享名。赵玉峰、马增芬的流派艺术也在津形成。从艺人员有多家,如马家——马连登、增芬、增芳、增昆;郝家——郝英吉、庆轩、艳霞、艳芳、还有田荫亭兄弟、常起震夫妇等。

西河大鼓曲目丰富多彩,内容也很广泛,中、长篇有《杨家将》、《呼家将》等一百五十余部,小段、书帽有《绕口令》、《闹天宫》、《小姑贤》等三百七十多篇。

西河大鼓的流派及代表人物有:朱(化麟)派、王(根元)派、李(德全)派、赵(玉峰)派、四十年代由马增芬及其父马连登创立专攻演唱短段落的马派。他们的演唱流传于北京、天津以及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部分城镇。七十年代以来,杨雅琴、郝秀杰等青年演员对西河大鼓的唱腔、唱法也都有不同的创新。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关于京剧的了解 京剧包公为什么画黑脸
京剧中的黑脸一般用于表示刚正耿直的性格,所以铁面无私的包公就画黑脸了。 包公名叫包拯,老百姓习惯叫他“包青天”。京剧中的包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不仅廉洁奉...
京剧指的是什么意思 京剧伴奏乐器有哪些
京剧主要的伴奏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鼓板等。 京剧伴奏乐器分为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类。管弦乐主要有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笛子、笙、唢呐、海笛子等。打...
戏曲感悟100字 京剧人物是怎样骑马的
京剧演员通过肢体动作和马鞭的配合表现骑马的状态。 由于受到舞台的限制,京剧中用马鞭代表了马匹。马鞭的颜色可以代表马匹的颜色,比如白马鞭代表白龙马,黑马鞭...
京剧亮相的资料 京剧人物怎样笑
京剧中的笑是对生活中的笑加以艺术化,并适当夸张来表现的。 京剧舞台上的笑可分为微笑、大笑、狂笑、假笑、冷笑、阴笑、奸笑、苦笑、傻笑、惨笑等数十种,不同行当...

强力推荐